航拍花垣:一條渡船,兩省連線(xiàn),地下礦藏一絕的民樂(lè )鎮
民樂(lè )鎮地處湘黔渝二省一市邊區,位于花垣縣西部,政府駐地田家村,距縣城37公里,東與貓兒鄉塘家村、石欄鎮大貓村接壤,南與吉衛鎮接壤,西以清水江與貴州省松桃縣木樹(shù)鄉、盤(pán)石鎮、世昌街道為界,北臨貓兒鄉老虎沖村、邊城鎮磨老村。
全鎮總面積103.6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21279.5畝,其中稻田面積13287.5畝,旱土面積7992畝?,F轄22個(gè)村、2個(gè)居委會(huì ),112個(gè)自然寨,204個(gè)村民小組,6547戶(hù)29059人,有苗族、漢族、土家族、侗族等民族,苗族人口占90%以上。主要姓氏龍、石、吳、麻。4

據苗族古老話(huà)所傳:民樂(lè )、洞乍是太列鸛的子孫仡考鸛、仡雅鸛分別居住和開(kāi)發(fā)的地方。后來(lái)又有仡僚、仡羋的龍姓人家入住而共同開(kāi)發(fā)民樂(lè )這塊地方。自清以后,漢族隨軍或經(jīng)商而遷入進(jìn)來(lái),逐步成為苗漢雜居之地。民樂(lè )地處湘黔邊塞,歷來(lái)是政治、經(jīng)濟和軍事重鎮。












古為夜郎國地,
唐屬綏陽(yáng)、都上縣地,
宋屬豐溪地,
元為六里生苗夜郎坪地。
明洪武元年(1368年),改夜郎坪設崇山衛,民樂(lè )屬之。
洪武十三年(1398年)屬上六里苗地。
清雍正十年(1732年)為永綏廳新安鄉,
乾隆年間改為長(cháng)樂(lè )里,轄36寨。
同治年間分屬上長(cháng)樂(lè )里,轄小新寨、土孔寨、正杠寨、水田溪、夯戎、倒牛、響水、椿木、頭盔、果爾、牛桿、家家、洞乍、老冊 、夯坳、小田家、土屯、牛角、銅鑼、茶園、黃蓮沖、大塘、大土、卡子、谷哨、泥鰍、人造、麻家、老田、上潮水、毛號、杉木園、磨老、掃把、椅子坡、下潮水、楊家、楊家屯、白果樹(shù)、花椒坪等41寨。
嘉慶二年(1797年),置苗守備1員,千總2員,把總2員,外委3名。駐戰兵15名,守兵85名。
宣統年間,上長(cháng)樂(lè )里改為上五里。
民國九年(1920年)上五里改為上五鄉,實(shí)行保甲制。
民國二十四年(1935年),永綏縣下設四個(gè)區,彌諾(民樂(lè ))為二區所轄。
民國二十六年(1937年)上五鄉改為彌諾鄉,轄彌諾、大坪、水田、斗拱、谷哨、唐家、洞乍、潮水等8個(gè)保。
1950年后廢保建政,改為民樂(lè )鄉。
1951年9月,永綏縣設第六區,區政府設民樂(lè ),民樂(lè )鄉為其所轄。衛城第五村劃歸民樂(lè )鄉。
1956年5月,撤區并鄉,區政府改為辦事處。同年6月,水田、斗拱、馬巖三村劃歸兩河組建兩河鄉,唐家劃歸貓兒鄉,余下組建為民樂(lè )鄉。
1958年人民公社化,組建民樂(lè )人民公社。
1959年,民樂(lè )人民公社與兩河人民公社合并為民河人民公社。
1961年,體制縮小,復位民樂(lè )人民公社。
1984年設民樂(lè )鄉,同年10月改民樂(lè )鄉建民樂(lè )鎮,沿用至今。
2007年,上潮水村與下潮水村合并,稱(chēng)下潮水村。上水田村與響水村合并稱(chēng)響水村。
2015年11月30日,湖南省民政廳批復兩河鄉、民樂(lè )鎮成建制合并設立民樂(lè )鎮。新設立的民樂(lè )鎮轄22個(gè)建制村、2個(gè)居委會(huì ),總面積103.6平方千米,總人口2.7萬(wàn)人,鎮人民政府駐田家村。


民樂(lè )屬于典型的山區地貌和亞熱帶氣候,地處云貴高原東麓,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,主要河流有清水江等河溪8條,最高海拔1154米(梳子山),最低海拔310米(潮水溪)


一條渡船,兩省連線(xiàn),小河之水,一日三潮。四面環(huán)山,盆地兩省。清水江,邊城之美,難比潮水兩岸青山峽谷,稻花香。湖南,貴州皆是潮水,地下礦藏一絕。民風(fēng)強悍,淳樸之真,猶勝世外桃源。


來(lái)源:醉苗村
·END·
監制/角角
主編/麻麻
編輯/王向遠 李艾家 石群方
審核/黃沙沙 尚欣
更多資訊
持續關(guān)注!
版權屬于原作,向原創(chuàng )致敬
Hash:b06576f2b1d113ec2817672a4c1690734d46329d
聲明:此文由 封面湘西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(guān)點(diǎn)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