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位于正陽(yáng)縣西12公里的熊寨鎮王大塘村,遺址呈不規則圓形,東西長(cháng)200米,南北160米,面積為32000平方米。最高點(diǎn)6米,南北兩邊稍?xún)A斜,正中形成東西長(cháng)高脊。遺址東北部,有大塊紅燒土區,長(cháng)80米,寬72米,面積為5760平方米。
遺址現為耕地。犁過(guò)后,經(jīng)大雨淋洗,殘陶碎片到處皆是,呈紅、灰、黑等色。間亦見(jiàn)夾砂白陶片和銅鏃。采集到的標本主要是石器和陶器。石器有石斧、花崗巖舌狀斧、石錛、石英石鑿、燧石鑿、石鏃、灰石柳葉箭頭、石環(huán)等。陶器有鼎,分三式。一式夾砂黃陶扁鼎腿,二式黃陶錐形鼎腿,三式灰陶釜形鼎腿。陶碗,分二式。一式高圈足黑陶碗(底片),二式輪制灰陶碗(底片)。還有紅陶粗繩紋圓底罐,紅陶夾砂鬲腿,紅陶杯狀器,灰陶澄濾器,彩陶紡輪,白陶拍殘片等。此外還有銅鏃、獸牙等。
王家冢遺址屬屈家嶺文化,主要是河南龍山文化遺存。其文化內涵豐富,對于研究古人類(lèi)的生活、居住和淮河流域古人類(lèi)居落提供了實(shí)物佐證。